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是指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是()。

A、追究事故责任,加大事故处罚力度

B、筹备应急资源,提高救援能力

C、建设项目“三同时”

答案: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理念,即在事故发生前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选项A追究事故责任和加大事故处罚力度是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不属于“预防为主”的范畴;选项B筹备应急资源和提高救援能力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的应急措施,也不属于“预防为主”的范畴。而选项C建设项目“三同时”则是在工程建设前,通过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监管等措施,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是最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措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相关试题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安全生产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

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罪

2、氧气管道通过高温区域应采取隔热措施。

A、正确

B、错误

3、可以在油漆未干的结构或其他物体上进行焊接。

A、正确

B、错误

4、生产经营单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最终签字。

A、正确

B、错误

5、《企业职业工伤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按此标准,下列工伤事故中,属于物体打击伤害的是()。

A、建筑物坍塌,员工被水泥板砸伤

B、员工不慎坠落,撞击到脚手架导致死亡

C、脚手架上坠落的钢筋击中一员工头部,导致其死亡

下载app

小程序